top of page

有關接受度 3月26日

前陣子看了一本書《意猶未盡的黃金時代——追憶二十世紀初西方文明的盛夏》,裡面提到荀白克(Arnold Schoenberg)的故事倒是蠻有趣的,一場荀白克的公演,(書中沒說是不是他的首次作品公演,但我想也許是),本來期待聽到浪漫派曲風到觀眾,聽到了意想不到的「噪音」勃然大怒,還有人上台去搧了荀白克巴掌。


我想到,多年前看了電影《幻雨追緝》,記得當時本來預計要看的是別場電影,但看到日韓兩大頂尖演員木村拓哉與李秉憲,(當時既哈韓又哈日的馬上放棄本來的電影),還有喬許哈奈特喔!又主打導演陳英雄的暴力美學,我很好奇暴力的美學有多美,其實蠻期待的。


結果...


同行說這部電影讓他留下終生陰影,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有一個人奪門而出就沒再回來,還有人乾嘔...

雖然我不是要說荀白克的無調音樂與陳英雄的暴力美學有任何關聯,但想像如果我是1913年荀白克音樂會的觀眾,聽到跟自己本來預期相差甚鉅的音樂時,你會


一、安靜地聽完?

二、還是奪門而出?

三、衝上去打他兩巴掌?


依照《幻雨追緝》的經驗,我選一,往往我的接受度超過自我想像的宏大。


這篇文章怎麼有種指桑罵槐的感覺...不,是我太淺薄。


A caricature of the concert which appeared in Die Zeit on 6 April, 1913.



4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