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I am Ginger

夏日書單|宅家閱讀,十本一攏

— 2021年第21本 —

《希臘羅馬神話》


作者:伊迪絲.漢彌敦(Edith Hamilton)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分類:經典文學

希臘羅馬神話故事,時不時出現在我們的生活周遭,從電玩、課本、Marvel...還有太多太多...

對於故事總是僅有個模糊的概念,但對於神話故事的原委、神祇之間的關係,總是模糊一片,動念想深入瞭解希臘神話其實已有好些時間了,大一時就跟著課堂看了《荷馬史詩》,但光從史詩中的兩個故事《奧德賽》、《尤里西斯》,還是無法看到希臘神話的全貌,但要找到能很完整全面的解說,也不知道要從何下手,某一日在博客來看到伊迪絲.漢彌敦一位美國作家所整理的《希臘羅馬神話》,這本書也作為許多英文系的必讀書籍,所以我就馬上下手了,一邊看一邊筆記中...


— 2021年第22本 —


《音樂大歷史:從巴比倫到披頭四》

(The Story of Music)


作者:霍華‧古鐸(Howard Goodall)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幾顆星星:★★★★★

分類:音樂史


📚三句話概述本書

1.言簡意賅地介紹從人類古文明時期到現代的音樂發展過程。

2.如果你有心的話,裡面介紹了非常非常多的音樂,也有作者自己簡單的音樂分析,非常有趣。

3.「21世紀的人類,在音樂的選擇上完全被寵壞了。」音樂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想想他是怎麼發展到今天這個規模,其實真的是造物主送給人類的大禮物。

💭我對本書的印象

我蠻喜歡這本書。雖然線性描述歷史已經不是現在主流的論述方法,因為被放在線性歷史裡討論的內容是被後人選擇出來的,並不客觀。

但如果我已經有先見之明,不要落入線性歷史的窠臼中,這本書提供一個有系統的音樂歷史基礎,如果未來我要跟別人介紹我所知道的音樂歷史,這本書其實已經提供我一個很好的敘述方法了,清晰且我個人認為作者已盡力做到客觀了。

畢竟通史如果不用這種方式書寫,那作者可能什麼都寫不出來。


💡我是怎麼發現這本書的

我在誠品看到的。雖然我是有目的性地想要找一些音樂學的書,但當時不知道從何下手,看到這本就馬上抓在手上了。

🤷🏽‍♂️誰應該讀這本書

喜歡音樂的人,尤其推薦給只喜歡古典音樂,或只喜歡流行音樂的人。


🪨這本書對我的改變

我剛踏入音樂學領域,這本書給我一個很好背景知識,讓我在與專業的人對話,或聽他們講話時,不至於太過生疏。


— 2021年第23本 —


《為失竊少女祈禱》

(PRAYERS FOR THE STOLEN)


作者: 珍妮佛‧克萊門

原文作者: Jennifer Clement

出版社:木馬文化

幾顆星星:★★★★☆

分類:小說


住在台灣的人一定很難想像,光天化日出門在外隨時都有被黑道綁架成為禁臠的危險,但在墨西哥的某些地方,卻是少女以及她們的父母每天都在提心吊膽的事情,

這本小說主旨就是描述一個被暴力販毒集團控制的小鎮。


作者在經過許多田野調查後已生活在暴力陰影下的女性為主題寫出的故事,雖然小說的敘事方式充滿故事性,寫得非常精彩,

但要相信這些事情絕不是作者杜撰的,而是實際曾發生的事情,也許今天也正在發生。

— 2021年第24本 —


《留聲中國:摩登音樂文化的形成》

(Yellow Music : Media Culture and Colonial Modernity in the Chinese Jazz Age)


作者: 安德魯‧瓊斯(Andrew F. Jones)

出版社:臺灣商務

分類:音樂史


《留聲中國》的內容主要是講述,隨著科技發展、跨國企業的出現,如何改變了1930年代中國的音樂場域。是一本有難度,但是也頗有閱讀趣味的專書。


若用非常不專業的懶人包概念介紹這本書的話,大概可以從民國時期的五四運動開始說起,各路有為青年在各自擅長的場域裡改革,希望找到自強救國的方法,其中也包含音樂領域的改革(只是較少人提及),在民國初年思想啟蒙的時期,呈現百家爭鳴的狀態。

但從九一八事變開始,國家面臨危急存亡的關鍵時刻,本來百家爭鳴、共存共榮的狀態出現分裂,

有些人持續跟著政府(國民黨)的步伐,如黃自、蕭友梅...等;

有些人維持中立,追尋自我藝術創作的獨立自主;

也有人成為左派,往蘇聯與無產階級音樂靠攏,如聶耳、賀綠汀...等。


書裡介紹了中國大陸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1935),其作曲者聶耳是民國時期的左派青年,但之所以寫下這首歌的原因並不是聽命於黨的指示(他當時不是黨員),而是為了電影《風雲兒女》寫主題曲,因為他是電影公司員工。電影是一部具有左派精神的抗日愛國電影,

雖然他在寫歌的過程將馬克思精神貫徹進曲子裡,但這首歌就是資本主義的產物,且聶耳在1935年(入黨一年左右)23歲時就死了,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作品成了國歌...


剛好今年2020東京奧運比賽,讓我有些現成的機會聽到《義勇軍進行曲》,如果不是因為看了《留聲中國》,我從來不曾想過要去聽聽看,更不用說認識它的背景,大概有點類似「佛地魔」一樣,不要知道比較好,這樣的概念,但佛地魔也曾經是湯姆·瑞斗。


— 2021年第25本 —


《上海流行音樂(1927-49):雜種文化美學與聽覺現代性的建立》


作者: 洪芳怡

出版社:政大出版社

分類:音樂學


發現自己把上學期學校開的書單必讀給忘記了,補上!


《上海流行音樂(1927-49):雜種文化美學與聽覺現代性的建立》於2015年政大出版社出版,作者洪芳怡針對上海的流行音樂,自1927年開始到1949年結束為止,22年間的發展為研究基礎,探討上海當時社會環境影響下的音樂文化發展及中西方文化交融下上海人聽覺習慣的改變。

作者洪芳怡為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現職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研究員,研究專長為東亞區域研究、文化研究、音樂研究。另有著作《天涯歌女:周璇與她的歌》、《曲盤開出一蕊花》三本著作,三本著作皆以老唱片為本,以歷史文獻、實際聆聽為方法,分析上海與台灣早期音樂的發展歷程。

本書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緒論作者提出了寫作本書的核心問題,簡略介紹了上海當時的時代背景、作者研究本主題時參考的其他著作,如《上海摩登》、《留聲中國》...等東亞研究專書;《中國現代小說史》、《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研究。

在第二章作者主要介紹黎錦輝及明月社。黎錦輝成立「明月社」最早經營兒童歌舞劇,而後轉型成流行音樂的演出。黎錦輝作為白話文運動的推行者,希望以平民音樂作為媒介,以通俗的詞、曲,讓目不識丁、不通音律的人都能「學習」,是一種啟蒙運動搭配科技傳播(廣播、出版品)以讓知識能快速推廣,雖然在當時多以「淫樂」稱其作品,但黎錦輝所希望達到的教育意義也確實達到了。流行歌曲主題難脫離情愛,黎錦輝作品鼓勵「自由戀愛」、「戀愛救國」,但將「愛」的概念超出男女之情,但情愛的最終目的是婚姻,甚至是救國之本,乃是以鞏固父權為目的,而製造出一幫外新內舊的「(偽)新女性」,作者認為黎錦輝好以明末清初才子佳人為歌詞典範,表示他表面雖然求新,但骨子仍守舊。作者也介紹黎錦輝經營明月社的方法,他在自學西方舞團(如:丹尼雄舞團)經營、表演模式後,融合以上經驗放入明月社的經營模式中,但主體上仍是以傳統戲班的模式運作明月社,因此明月社又可謂中國傳統表演組織過渡到新式表演的中間者。旗下女歌手的聲音特色是尖細高亢的「小妹妹聲」,雖然在當時受到部分知識份子非議(如魯迅、張愛玲),但仍然受到普羅大眾歡迎,作者分析上海流行音樂的歌與詞從製作到表現都是透過男性,以性別霸權使女性代為發聲,並將內容偽裝成女性自己的聲音,但在女性發聲時(小妹妹聲)又以自身的聲音凌駕在男性作詞人之上,建立起清一色女性的聲音美學。

我從本章中發現一個與性別與父權相關的議題。作者引述黎錦輝作品《我和明月社》中,許多父親將自己的女兒過繼至黎名下,望女兒能成為明月社一份子,這部分仍藏有戲班以家為業的傳統,窮苦人家時常將子女送往戲班,但明月社少女的父親中不乏知識份子,甚至黎錦輝自己的女兒也在其中,在當時部分知識份子攻擊明月社作品「淫、俗」時,仍趨之若鶩將女兒送至明月社父親的想法又是什麼呢?

第三章以文化交融演變出的雜種文化美學為主題,上海流行音樂在發聲用嗓、曲式結構、音階和聲、配器編制各方面,都見新與舊;外來與傳統的拉鋸攻防,結果產生出一種在中西音樂體系相互衝擊下的新樂種。以黎錦輝的音樂來說,他開宗明義希望宣揚中國美感,並讓西樂服務中國音樂,作者認為這個出發點導致他的作品題材多元,但紛亂,雜學旁收而不精。作者亦引用霍米·巴巴(Homi Bhabha)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指黎錦輝的「中西合璧」造成「非此非彼」的狀態,其實有更深沉、曖昧的反抗。作者也認為這也許是他的流行音樂受到歡迎的原因之一,市井氣味加上異國點綴,重要的是對當時的人們來說有一種「安全感」。

第三章後半部以黎錦輝自1936年退出音樂圈後,上海流行音樂的發展狀況。作者認為在上海流行音樂被大型跨國公司把持的情況下,黎錦輝仍以戲班經營模式運作明月社,是導致黎錦輝最終退出音樂圈的重要原因。上海的孤島時期,流行音樂多以白俄羅斯樂手的西樂伴奏,僅剩歌手的唱腔中能聽見中國調子。而歌手的來源主要有四:明月社、梅花歌舞團...等巡演團體;電台節目出身歌手;京劇旦角轉戰電影明星;受西洋聲樂訓練者。在黎錦輝之後,學院派音樂家控制了大部分的上海流行音樂,以上海音樂專科學校畢業的賀綠汀來說,在他的編曲中甚少出現飽滿的三和弦,頂多形成協和音程,保留了中國曲調的空靈。但西樂仍是改變上海流行音樂的關鍵角色,美國爵士樂作家懷特曼(Paul Whiteman)主張交響爵士化(symphonic jazz),此理論捨棄了爵士樂即興的傳統,進一步影響上海流行音樂的發展,加上白俄羅斯樂手並無爵士樂背景,導致當時上海的流行音樂與美國本土的爵士樂必定有許多差異,但自20年代末,上海人把西方流行音樂全稱為爵士(Jazz)的誤會,導致眾人以為上海流行音樂「洋」的部分就是指「爵士」,「擇取」、「摻混」的結果,上海流行音樂已分不清中西。

第四章以科技發展為主題,介紹自電話發明以來開啟的聲音革命。科技發展使聲音中你與我的私密空間出現,文字不再只能以眼睛來看,更能用耳朵聆聽;留聲機發明後,錄音技術的發展將亡者或缺席者...等本來不該存在的聲音重現;唱片的出現發展出一種求新的過程,因聲音有一經播放就成歷史的特性,因此要不斷尋求新的聲音,人們也因為能聽到各種不同的聲音,而不自覺地產生他與我、他族與我族的區別意識。

第五章結論,作者再次重新整理了各章節重點以及其研究方法對應出的理論意涵。作者透過大量聆聽老唱片,分析唱腔與作曲編曲方式,再以歷史文獻佐證其觀點,雖然音樂的美學很難客觀陳述,但讀者若能在閱讀時一併搭配聆聽文中提及的音樂,將能更了解作者筆下的雜種文化美學。本書不可免的提到了兩性觀念與女性地位崛起等現況,但我覺得在沒有女性主義的時代,實際的狀況可能沒有作者以今日的觀點回頭描述那麼具象,作為歷史與音樂愛好者,在閱讀本書後想必能對華語早期的流行音樂有更系統化的認識,也能延伸出更多元音樂聆聽的樂趣。

— 2021年第26本 —

《前進國家音樂廳!:臺九線音樂故事》


作者: 陳俊斌

出版社:遠流

分類:音樂學


同樣是上學期學校開的書單必讀給忘記了,補上!


本書在探討「原住民音樂現代性」,並以國家兩廳院「旗艦計畫」音樂劇《很久沒有敬我了你》中各種衝突元素為研究基礎。從台北的國家音樂廳開始,一路順著台九線延伸至台東的南王與寶桑部落裡。


— 2021年第27本 —


《靈魂迷宮》


作者: 卡洛斯.魯依斯.薩豐(Carlos Ruiz Zafón)

出版社:圓神

分類:小說

遺忘書之墓係列小說中最後一本出版,也是整個龐大故事的終曲,所有謎團的答案都在這裡。

時間大約是1938~1960年的西班牙,這段所謂佛朗哥時期發生的故事,故事引言人是一位叫艾莉夏的密探,但是她的故事與「森貝雷父子書店」與之前的諸位主角息息相關,故事事件主要發生的時間在1959~1960這一年間,但是卻把之前從《風之影》、《天使遊戲》、《天空的囚徒》的所有關鍵人物與事件全包括進來。

雖然艾莉夏好奇的人物、事件,都是其他小說已經提及過的內容,但在閱讀上並不會讓讀者覺得缺乏新鮮感,這部作品在大半讀者已知情結的情況下,仍有辦法將懸疑的元素使用的淋漓盡致,除了連貫就有情節之外,也沒有遺漏艾莉夏個人的故事發展。 在看完這套小說之後,除了作者完善了一個愛書人的夢想「遺忘書之墓」,我個人更覺得這是一部西班牙近代歷史的側寫。 從內戰的陰影、獨裁的恐懼,經歷者無論是外在與內在都佈滿傷痕, 因為恐懼而漸漸成為冷漠不具溫度,甚至冷血的人。 作者在這部分的描寫讓我感覺非常深刻,不只是描述了現實的狀況,更刻畫了人內心的畫面。

— 2021年第28本 —

《給文青的9堂咖啡入門課》

(こだわりを実現する コーヒー上達BOOK)

作者: 篠崎好治

出版社:楓葉社文化

分類:生活


前陣子嘗試自己磨咖啡豆來泡咖啡,但總有一種不得其門而入的感覺,咖啡是泡出來了,也不怎麼難喝,但是好像就是哪裡不大對勁。


這本書很清晰地介紹了一些手沖咖啡的原理,沒有太複雜的技巧,只有一些基本觀念,但對我來說就很夠用了。


我沖出來的咖啡容易偏苦,應該是過萃了,咖啡裡面摻了雜味,自然覺得不大對勁。

也曾經想過是不是器材不對造成味道不好,在看過這本書之後,也知道其實以目前的器材原則上就足夠泡出一杯還不錯的咖啡了。

目前我用金屬萃取器、手搖磨豆機,手搖磨出來顆粒比較粗一些,而且力度很難控制相等,會有些粗有些細;金屬網眼比較細,所以可能會有雜質流入咖啡中,不過剛好用手搖的顆粒都比較粗,似乎也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所以只要注意不要濾太久,水溫不要太燙,應該就會改善很多了。

— 2021年第29本 —


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


作者: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出版社:海鴿

分類:心理學


這本書是個體心理學之父阿德勒在1932年所寫的書,應該也是他最著名的一本,有許多的「視角」從現代來看可能有些奇怪,(如:犯罪者一定都是缺乏合作能力、跟想自殺的憂鬱症患者說他想聽的話,他就不會去死...)

但當代熟知的許多心理學概念,很大一部分也都是從阿德勒的想法為起始發展出來的。


總括來說,每一個人類,都面臨了三件不能掙脫的事實:

一、我們都只能居住在地球上,而地球的資源有限制

二、一個人如果選擇單打獨鬥,必會面臨死亡

三、人類有男有女,能跟異性良好的互動,是人類繁衍的關鍵


也因此人類唯有「互相合作」才能確保生存,而大部分的心理疾病或行為偏差,都是因為患者無法對社會產生興趣,進而與人合作的緣故。


阿德樂並從各種角度(愛情、交友、就業...)辯證以上的觀點,他認為人出生的最初四到五年間是人格建立的關鍵時期,詢問患者「早期記憶」,能幫助他了解患者非常非常多資訊。


讀到這裡時,試想我的最早記憶是什麼?


這個記憶應該必須是沒有照片佐證的純記憶,

如果是看到照片而恢復的記憶,那應該就不能算在內了吧?


如果這樣說的話,我的最初記憶應該有幾個,

應該都是發生在3、4歲去香港探親的前後。


印象最深的是在香港飯店裡走丟,飯店長廊上無盡相同的房門,卻不知道自己的是哪一間,來來回回洗牌般越來越糊塗的記憶,直到飯店服務員前來搭話,說著我似懂非懂的粵語...


不知道憑這個記憶,阿德勒會怎麼看呢? 😏


對佛洛伊德《夢的解析》,阿德勒在30多年後也有些反思。

並不是所有的夢境都與性有關!

當時在看《夢的解析》時就好奇,佛洛伊德會不斷詢問患者每一天的夢境內容,但是我們對於自己夢境的內容記得多少也因人而異,有些人可能記憶力或想像力豐富,能講出很多細節,有些人可能只知道自己有做夢,連夢到什麼都說不出來。

對阿德勒來說,一覺醒來後,前晚的夢會在早晨留下一種感覺,感覺的殘留就是夢帶來的收穫,

「夢是一種新的企圖,夢的起因是一個人想要將個人生活方式和現實問題相連起來,

卻又不喜歡對生活方式提出新的需求。...其實是一種欺騙自我的行為。」


— 2021年第30本 —


獵魔士:風暴季節》

(SEZON BURZ)


作者:安傑.薩普科夫斯基(Andrzej Sapkowski)

從何處來:博客來/蓋亞

先前已經看了兩本短篇小說,《最後的願望》、《命運之劍》。加上也看過Netflix的影集,玩了一陣子的獵魔士遊戲。對作者的創作架構比之前熟悉太多,最早看《最後的願望》時,覺得自己終究有看沒有懂。


《風暴季節》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是傑洛特在與葉妮芙分開後發生的事情,我認為蠻像一場離奇的豔遇的,葉妮芙從主角位子上退下來,幾乎沒有戲份,但仍然強烈著牽引著整本小說的劇情走向,果然是很厲害的女人!

雖說為一個獨立的故事,但仍然精彩,充滿了刺激的情節,與(不變的)對人性的諷刺,接下來要開始看長篇小說的部分嘍~

11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